首页 𐃮 关于研祥 𐃮 新闻中心 𐃮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首站走进研祥集团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首站走进研祥集团

日期:2024-05-24

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大型采访活动“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日前启动,首站走进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以来,以研祥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全面反映深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6月2日正式启动。调研行旨在集合优势资源,深入调查了解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从“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四个维度推出一批鲜活的新闻报道,在世界聚光灯下讲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故事。

调研行第一站走进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探究这家企业29年间从零起步发展成特种计算机行业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背后的故事。

一线调研

研祥:坚持把难的事情做到最好

“深圳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我想,深圳也会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6月9日,接受“深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采访时,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如是说。

1993年,研祥集团的第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诞生于南光大厦一间2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经过29年发展,研祥多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特种计算机领域,研祥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就在接受采访的当天,广东省工商联发布“2021年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研祥位列第32位。

image.png

经过29年发展,研祥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提供商。

保持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研祥靠什么?“把难做的事情做好”,这是研祥给出的答案。“做好”是什么?是对创新的追求,是对质量的执着。

陈志列说:“扎根深圳29年的研祥,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与深圳这座极富改革开放创新基因的伟大城市共同成长,是高新技术企业之幸,更是研祥之幸。”


我们的产品,是“大脑”和“心脏”

“不仅要做中国业内领先,更要做全世界特种计算机的NO.1。”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陈志列在大会发言中坦露心迹。

“目标又近了一步。此前,我们一直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按照去年的数据,研祥现在攀升至世界第二了。”带领“调研行”团队参观位于深圳高新区的研祥总部时,研祥集团总经理耿稳强进行了一次数据“刷新”。

“研祥的产品,面对的是企业用户。在大众层面,研祥并不为人熟悉;但在专业领域,研祥知名度很高。”耿稳强指着地图沙盘说,在城市的运营管理中,研祥产品可谓“无处不在”:从银行的ATM机,到地铁机车的主控系统,从办公楼宇的智能控制设备,到智能电网的各个关键节点……“研祥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就是这些设备系统的‘大脑’和‘心脏’。”耿稳强如此表示。

image.png

这只是研祥产品的常规应用,“广度”之上是“高度”。更为精彩的应用,让研祥的展厅成为“大国重器”展:远在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执行着任务;2万公里上空的地球轨道,35颗卫星正不断运转;万米之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奋斗者号潜水器创下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展翅翱翔的国产大飞机,高原飞驰的高铁复兴号,深海耕耘的钻井平台,都有着研祥产品的身影。由于满足极端环境的需求,研祥的企业展厅成为特殊“秀场”:模拟飞机、车辆、船舶剧烈摇晃的环境,计算机系统“不动如山”;玻璃缸内海水浸泡数年,机器仍“安好如初”;连绵不绝的穿石水滴,笔记本电脑“丝毫不怯”;强电磁干扰环境中,计算机“无动于衷”……

 “在特种计算机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研祥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开发出特种计算机系统总线架构技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抗恶劣环境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

耿稳强说,这些项目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打破了国际垄断,提升了国产特种计算机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了中国特种计算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如今,研祥已是中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7个研发中心和1个欧洲技术中心。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满足“刚需”

陈志列坦言,研祥是个非常幸运的“90后”:乘着改革开放的大势,包括深圳第一波“下海”潮、跑高交会拉投资、登陆香港创业板等等,“研祥全都赶上了”。

image.png

据研祥集团党委书记陈军辉介绍,“研祥”有着特殊的含义。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身为航空部北京设计院工程师的陈志列此时恰好被派到深圳工作。1993年,看到身边不少朋友“试水”创业,陈志列放下“铁饭碗”和几个研究生朋友创立了研祥。在上海宾馆后面一栋写字楼,几个人租了一间28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办公环境有点寒碜,大家信心有点不足,陈志列这时打气说:“这可是我们‘研究生的发祥地’啊!”。

成立的第一个10年,研祥推出自主品牌“EVOC”,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第二个10年,研祥获批组建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方面居同行业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现在快到第三个10年,研祥由全球第三跃升至全球第二,多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谈及企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原因,陈志列一再强调“势”,而耿稳强进一步解释为满足“刚需”。

image.png

“自2008年以来,外部环境的冲击始终存在。研祥虽然个别时间段有过低迷,但都能实现年度增长。我认为,只要东西做得好,刚性需求始终在那里。”耿稳强说,中国经济升级给各行各业带来旺盛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研祥正是通过满足这种刚需获得增长。

“类似研祥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在深圳还有很多,他们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成为隐形冠军,从而拥有更强的应对能力。”

他表示,新冠疫情2020年初出现,研祥当年前两季度出现大幅下滑,但从第三季度起就逐步恢复,全年更是录得两位数的增长。

转型升级的“势头”强劲,“刚需”明确。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陈志列表示:“这是深圳制造业的利好,也是研祥的利好。”在他的研读里,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19个,已经是研祥的客户,8个未来产业至少有3个会产生大量需求。


我们坚持舍得投入、长期投入

研祥总部的展厅里,挂着一把德国铁榔头。陈军辉告诉记者,正是这把榔头成为了成就今日研祥的强心剂,也成为研祥打破国外垄断、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的象征。

 

image.png


陈志列对此的讲述更为细致。1998年到德国汉诺威参展,陈志列去当地超市买榔头。一位很朴实的女售货员问:“要质量好的,还是质量一般的?”陈志列说当然要最好的。售货员说:“那就买我们国产的,进口的产品虽然便宜,但质量都不好。”被这句话深深刺激的陈志列把榔头带回国,寄语研祥员工:希望有一天中国制造也能让国人骄傲、被世人尊重。质量的话题并不只是榔头。那次参展,研祥带去了最新型的工控板,当地的行情是900美元,研祥的报价才250美元。本以为价格优势会生效,没想到一直无人问津。“我四处询问,最后有人告诉我,这么低的价格不靠谱,大家不信任,更不敢用。”

陈志列说,“这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靠模仿、靠山寨、靠低价根本走不下去。因此,研祥在20年前就提出要把难的事情做到最好。”

耿稳强告诉记者,“如果想赚快钱,做这行肯定不行。但是瞄着一个大目标,就需要舍得投入、长期投入。正如陈志列所说,高科技民营企业除了创新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研祥集团总工程师庞观士进一步补充说:“研祥一直以来重视技术创新,多年来坚持平均每年新品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10%,实行‘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研祥每年产品的40%是新品,其中约20%为全球首次推出。”

参与调研的深圳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董晓远表示:“研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质量第一’模式的成功。”深圳市人大代表丁宁认为,研祥选准了一条赛道,并不遗余力地投入,这非常具有前瞻性,也需要很大的魄力。

把难的事情做到最好,研祥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军轨道交通,研祥在家门口打了一场硬仗:深圳地铁一期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公开招标,研祥和德国某巨头进入最后“决赛”。当时隧道工况环境潮湿,电磁干扰非常大。两家企业各拿出10台设备进行盲测,连续运行两周时间,谁的故障率低,谁就胜出中标。最终结果是外国公司10台设备坏了9台,而研祥只有1 台出现故障,其他9台正常运行!经此一役,研祥迅速打开局面,成功进入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地铁。

“我们要养成一种文化和习惯,将质量放在最前面。”陈志列在采访中表示,“与其说公司对质量有什么要求,还不如说是我们生存的要求。”


研祥发力互联网“下半场”
 

研祥的公司展厅有一个屏幕,连接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这,就是研祥自主研发的研祥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和跟踪客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例如产品有没有异常关机、是否出现故障,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实时显示数据,便于我们更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研祥集团党委书记陈军辉如此表示。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倍增器”。如果说以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上半场”已告一段落,那么工业互联网便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工业互联网规模已超万亿元。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向全球中高端的一条光明大道。”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志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是说。

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头部提供商,研祥瞄准了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这一“新基建”。近年来,研祥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建设方面取得众多成果。例如建设了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业控制网络和智能设备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此外,研祥在工业控制接入、边云协同建设、工业智能开发、数据挖掘和分析、产融结合方面,形成极具竞争实力的行业解决方案。

2021年,研祥获批组建了广东省工业边缘智能创新中心。据陈军辉介绍,工业边缘智能创新中心是全国首个省级工业边缘智能创新平台,专注于工业边缘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将集合国内边缘智能领域重点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构建一个从基础到应用及成果转化完整的边缘智能创新体系。

“未来这个工业边缘智能创新中心的定位要叫国家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中心,我们正在争取升级为国家级的平台。工业互联网,将是我们未来重点布局和加强的领域。”陈军辉透露。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